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图穷匕见9 (第1/2页)
要说过来找包首富一点生意都不谈,本身又是超级大亨;在香江除了叶德利根本找不出第二个!当然凡是都有例外,此次注定要让人失望;但同其他大亨不一样,叶德利只是单纯的想要请教一下技术方面问题而已。
包子轩笑着说道:“叶生;好久不见,依旧是那么潇洒!”
要说香江最好玩的超级大亨,无论是哪个榜单,叶德利都是榜上有名。但是有一点也不得不承认,人家活得的确够潇洒;真正能做到万花丛中过,片叶不沾身。至少在这点上,包首富自问不是对手。没有一个女人分手之后说他的坏话,钱只是一方面;最重要其他方面也绝对到位。
包子轩虽然不想学,但内心之中还真有那么一丁点羡慕。可现在的身份,惹下的风流债已然够多,真不想在给自己找麻烦。再说孩子都好几个,还有什么不满足。
叶德利笑着说道:“哪里比得上小包生,我们过一天是一天;倒是你,虽然人不在香江;可世界各大媒体经常有关于黑石基金和黑云集团的报道;着实让人羡慕。”
“此次过来有两件事情,首先是找你帮忙;法拉利跑车被你收购,想着给我提供点技术支持。作为黑云汽车老板,全世界最顶级的发动机专家;伱也知道香江和赌城汽车工业处于什么水平。日本人又不注重超级跑车的研发与生产,使得高端人才都在黑云集团;没有你发话,根本不敢给我指点。”
“还有就是后天准备在赌城举办一场赛车比赛,知名度还差点;想着邀请你参加。我可是将大话说了出去,应该不会丢人吧!”
听到这里,包子轩立马想到一件事;或许可以带上叶德利一起。老头对于赛车十分热爱;本身又是超级富豪,说不定真能成事。而且即便此刻资金不够,也没有关系;黑云银行为其提供贷款。虽然不会进入菠菜行业,但对于里边的利润;以及赌城未来的前景,还是非常清楚。
老帅哥一生除了泡妞之外,另一大爱好;就是赛车!
在赌城更是有“格兰披治先生”之称。1955年首次参与赌城格兰披治大赛车,虽然最终由于练习期间意外而未能完成该届赛事,但却使他与赛车结下不解之缘。由此开始每年以车手身份参赛,1970年代初赞助一级方程式赛车前身—Formula5000国际赛。及至1976年创办德利车队,参加赌城格兰披治大赛车、到赞助北美印第方程式IndyCar500以至参加一级方程式赛车,使他成为国际赛车事业殿堂级人物。
由于叶德利与香江及赌城的密切关系,赌城东望洋跑道向来被认为是德利车队主场。而叶德利于赌城松山别墅亦是东望洋跑道傍。
除参与赌城格兰披治大赛外,德利车队其实亦是首支由华人拥有的一级方程式车队,并分别于1978年、1981年、1982年及1983年参赛,虽然叶德利后来由于接纳恩赛因车队的合并计划,而未再以德利车队名义出战一级方程式赛车;但他对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贡献却未有停止。
1983年在叶德利积极推动下,赌城方程式赛事由太平洋方程式正式改制为三级方程式赛车,德利车队邀请了仍属新人的埃尔顿-塞纳代表出战,并取得冠军;塞纳其后更晋身一级方程式赛车成为车坛传奇。包括及后成为一级方程式赛车冠军的夏健仑与及多位车坛名将,亦曾效力德利车队并且奠定了赌城赛车作为世界级车手摇篮的地位;而德利车队在赌城格兰披治大赛共夺得6次冠军。
叶德利更是成为全世界单座位赛车最年长车手、赌城大赛车博物馆有专区展出与叶德利有关的展品。
香江和赌城,很多富二代都喜欢开跑车;但像叶德利那般热爱的人,真心不多。加上本身缺乏工业土壤;使得汽车工业几乎为零。
想要打造一只争冠车队,配套产业必须到位;否则只能混迹与低级别赛事,难登大雅之堂!
至于说道日本汽车,主要是定位决定。
虽然技术成熟、稳定;但日系车的开发方向很统一;所开发汽车均是平民车型,像丰田、雷克萨斯、本田、讴歌、日产、英菲尼迪、马自达、斯巴鲁、三菱等汽车品牌。他们所面对的客户群体都是普通的群众,而不是精英。
日系车所生产的车辆,都是走量的;年销售额都在几万、几十万、甚至上百万辆。日系车企将普通技术,控制在有限成本内,应用至平民车型中。让车辆性能发挥出最大水准,这才是其核心定位。
其实,日系车本身也想开发超级轿车、高级轿跑;虽然利润不高,但却象征着企业身份。对于提升企业品牌价值非常有益;但豪华轿车、轿跑,强调的是企业历史,注重的是车辆文化。购买豪华轿车、轿跑的车主,都是有身份、有地位的人。或许只有充满着荣誉感、文化感的汽车品牌;才能配得上这些精英的身份。
而日系车并没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,丰田成立于1937年,本田成立于1948年,日产成立于1914年;或许只有三菱成立时间最长1870年,但它最初只是一个造船厂,1917年才开始开发汽车。使得日系车企基因不是很纯正,汽车文化氛围并不浓厚。简单来说,日系车企不配制造豪华轿车、超跑。
以目前日系车所掌握的汽车技术及制造工艺,想要制造一款超级豪华轿车、超跑;并非难事。毕竟人家汽车制造底子深厚,汽车配套齐全;很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达成最佳效果。甚至车辆性能、乘坐感比兰博基尼、法拉利、迈巴赫、劳斯莱斯更好;但可惜的是,没有车主愿意为此买单,这是最悲哀的事情。
没有市场,自然就没有车企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;也就没有必要储备相关人才。越是有本事的人,对福利、待遇要求就越高;花费三名普通工程师养这么一号人,结果发现也只能干一个人的活;运营成本大幅度提升,对股东可不好交代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