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大明:区区刁民,反了天了? > 第一百六十一章 江南走私集团!

第一百六十一章 江南走私集团!

第一百六十一章 江南走私集团! (第2/2页)

谢迁,浙州绍兴府余姚县人,东阁大学士。
  
  于慎,浙州杭州府钱塘县人,兵部左侍郎。
  
  刘大夏,祖籍为湖广华容县人,但他出生并成长于赣州九江府瑞昌县,兵部尚书。
  
  值得一提的是,刘大夏的夫人,是三杨之一杨溥一族的族女。
  
  除此之外,房间里还有其他数名江南籍贯的文官,个个位高权重,在朝堂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。
  
  谢迁神色激动:“幸不辱命,两位大人还是平安回来了。”
  
  徐溥笑了笑,眉间却有淡淡忧色:“也不知道这么早就动用安南的关系,会不会留下祸根。”
  
  谢迁也有些感慨:“张鹏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,我也吓了一跳。”
  
  “但除此之外,实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。”
  
  刘大夏感慨道:“这次为了救我和徐首辅,大家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啊。”
  
  于慎露出一个微笑:“刘尚书数年前还在兵部任郎中时,可是帮了大家一个天大的忙,大家都记在心里呢。”
  
  刘大夏也笑道:“一点小事罢了,不足挂齿。”
  
  “这可不是小事,若是让先帝拿到郑和的航海图,那咱们大家的生意,可就危险了。”
  
  “刘尚书,此事就不必再谦虚了。”
  
  刘大夏微笑不语。
  
  徐溥突然看向刘大夏:“刘尚书,那这次你把安南故牍交给陛下,会不会影响我们在安南数十年的耕耘?”
  
  “当年杨士奇大人为了大家航道的安全,可是了不少力气,才让安南脱离了大明的掌控。”
  
  这句话,若是流传出去,必定震惊整个大明。
  
  大明的首辅,大名鼎鼎的三杨之一,竟然一手主导了安南的独立?!
  
  这话说出去,任谁都不敢相信!
  
  但却被徐溥随意地说了出来,在场众人也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模样,没有丝毫的惊讶。
  
  要理解这件事,那就得先了解江南走私集团,和安南的地理位置。
  
  江南走私集团,构成非常复杂,里面的利益倾轧十分繁多,要彻底理解,十分不易。
  
  而简单来说,就是在江南区域,通过走私这条利益链,而联系起来的一群人。
  
  这群人中,以江南籍贯人士为主,包含了官员,勋贵,地主,士绅……等等人员。
  
  江南文官集团,就是江南走私集团在朝廷里的利益代言人。
  
  江南籍贯,包含南直隶,浙州和赣州。
  
  南直隶和浙州好理解,但为什么会有赣州这个地方呢?
  
  因为明朝对外走私,主要产品就是瓷器,丝绸和茶叶。
  
  南直隶和浙州盛产丝绸和茶叶,而赣州景德镇的瓷器,天下闻名。
  
  所以赣州人士在江南走私集团里,不仅拥有着一席之地,反而还占据着主导地位。
  
  而杨士奇,赣州吉安府泰和县人,生于赣州袁州府宜春县,长于赣州九江府德安县,是个地地道道的赣州人!
  
  安南这个地理位置,处于明朝大陆与中南半岛的连接处,可以允当明朝经略西洋的跳板,地理位置极为重要。
  
  当年朱棣郡县安南,实际目的,是为了配合郑和下西洋的战略。
  
  明朝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,与郑和船队遥相呼应,从陆路和海路共同巩固西洋朝贡体系。
  
  郡县安南后,明朝可以更容易地控制中南半岛,近可制占城、暹罗、真腊诸国,远可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、旧港、瓜哇、泞泥等国。
  
  同时,也就牢牢掌控了西洋与南洋的航线。
  
  无论是谁的船舰从西洋和南洋上过,都毫无遮挡地暴露在大明的眼皮底下。
  
  朱棣在郡县安南之后,曾经说过:安南黎贼悉己就擒,南海之地廓然肃洁。
  
  也就是说,从朱棣开始,大明就已经开始重视南海之地,并且完全掌控了南海的全部航线。
  
  直到宣德二年,安南黎利叛乱,在杨士奇一手促成下,安南再次脱离了大明的掌控。
  
  而此时,距离朱棣驾崩,还不到三年。
  
  大明失去了安南,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西洋。
  
  此后西洋和南洋上航行了哪些船舰,大明一概不知。
  
  而这,也就是杨士奇的目的。
  
  独立安南,不是为了安南,而是为了让西洋的航线,脱离大明的掌控。
  
  而这也是为什么刘大夏在藏郑和航海图时,要把安南故牍一起藏起来的原因。
  
  安南和西洋航线,是相辅相成,密不可分的。
  
  朱祐樘这次只是索要安南故牍,没有提到郑和航海图。
  
  刘大夏判断朱祐樘,不会碰下西洋这件事。
  
  而只要皇帝不提什么下西洋,那什么事都是可以好商量的。
  
  所以刘大夏这次,才会答应的这么痛快。
  
  (本章完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,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